爷爷辈的老古董9款拖拉机认识一种你就暴露年龄
发布时间:2024-10-10 21:18

  到了1957年,我国的农机制造企业发展到276家,开始生产拖拉机,之后我国的拖拉机数量一路猛增。

  1965年时我国国营拖拉机站的大中型拖拉机数量达45885台,手扶拖拉机539台。

  时过境迁,很多当年的老式拖拉机都遭到淘汰,但在拖拉机在那个年代开辟了前路,在平凡的岁月中带来不平凡的东西。

  这是一款在20世纪50年代从波兰的进口的拖拉机。其内部结构比较简单,零件坚固,操作简单,进行日常的保养或维修比较方便。

  这款拖拉机当时在波兰属于新出的拖拉机之一,优点是十分的耐用,曾经有波兰人使用这款拖拉机,工作了700小时以上,没有进行任何大修的记录。

  另外这款拖拉机对烧的由十分不挑剔,属于是有啥吃啥,重油、柴油或者一般用作燃料的油都可以烧。

  车上的黑色排气管非常的引人注目,在加上车身的整体设计,给人一种非常具有力量的感觉,其实在启动的时候,也需要十分具有力量的大老爷们。

  需要将一小根粉笔大小的硫磺棒点燃后,放进气缸内,然后迅速拧紧盖子,跑到一旁用大力转动拖拉机轮盘。直至拖拉机的发动机越转越快,声音震耳欲聋,车身剧烈抖动的时才算成功。

  有时会出现燃烧不充分的情况,晚上还能看到火星子排气管出来。由于启动和驾驶的时候,给人的体验都不太好,之后遭到了淘汰。

  这款中型拖拉机同样是在上世纪60年代,从国外进口,主要是为了支援北大荒的农场。车上有四缸柴油发动机,马力为45,和名字一样。

  青岛市曾经在上世纪50年代,使用过进口的尤特兹-45,同期使用的进口机型,还有德特-54,齐斯-35等等,但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,进口的除了几台尤特兹-45等零星几台外,其余全部报废。

  这款拖拉机从朝鲜进口,虽然听起来可能不可思议,但那个时候的朝鲜,比我们要稍微富裕一些。

  是当时的朝鲜针对国内情况专门设计的一款中小型拖拉机,适用于山地情况,我国同样是在建国初期引入,车上有双排档杆,整体比较耐用。

  上面这3种进口的拖拉机,虽然不是特别好用,但在那个年代,依然为为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。

  这一款在八十到九十年代最经典的一款拖拉机,直到现在,你依然可以在网上看到各种售卖上海-50拖拉机的信息,其耐用程度可想而知。

  在那时如果有一台上海50,那将会是十里八村中最出名的那个人,只要地里面需要用到拖拉机了,肯定会第一个想到你。

  这款拖拉机与上面几款进口拖拉机完全不一样,非常具有辨识度,整体零件布局更加合理。但操作方向盘转向的时候,没有机器助力,开一天下来也难免腰酸背痛。

  这款拖拉机的是上海-50的前身,依然是非常耐用的一款车,现在偶尔还能看到这款拖拉机在路上奔跑,和上海-50一样,堪称一代神车。

  这款拖拉机完全由我国自行研发和生产,四缸35马力,每分钟2000转,时速最高22公里。

  该拖拉机在1966年开始量产,从最初的当年生产608台,到之后的最高每年8540台,产量翻了12倍还多。

  该拖拉机由辽宁省安东机械厂,在没有对应资料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情况下,通过一点点学习和实践,经过一年的努力,才生产出的我国第一台轮式拖拉机。

  该拖拉机为单缸卧式二冲程,30马力,由于缺乏对关键技术参数的控制,第一台拖拉机行驶时不仅噪音大,还会给驾驶员弄得灰头土脸。

  后来又经过改进,该拖拉机才开始投入生产,虽然技术能力比不上前面几台,但是这标志着我国工业发展的进步。

  与大型拖拉机相比,这款拖拉机更加小巧,适合在狭窄地区工作。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,这款拖拉机使用了单缸柴油发动机。

  其操作简单便捷,转向灵活,强劲的动力足以应对各种小型耕种的需求,以及太湖流域,和其他稻麦两熟地区的使用。

  于上世纪60年代在常州拖拉机厂生产,此外,该拖拉机也是我国第一批自行设计的拖拉机。

  正如其名,这款拖拉机可以牵引的重量达到5吨,每天能耕80亩地,皮实耐用,农村地里面能用到拖拉机的地方,铁牛55几乎都能满足。

  这款拖拉机在当时十分的畅销,名气很大,有人为了买到这款拖拉机,甚至不惜跑到其他地方,可见大家对他的喜爱程度。

  铁牛55由天津拖拉机厂生产,还曾经由于产量过低,工厂里的干部们睡在车间和工人们一起想办法,研究怎么提产量。

  该拖拉机由河南洛阳剑河西部的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生产,第一台出厂时间为1958年7月20日,由我国自主研发生产,是真正意义上的,中国的第一辆拖拉机,其历史地位无可替代。

  这辆拖拉机使用了履带式轮胎,坐上去开着感觉不像拖拉机,更像是坦克。它使用了54马力的柴油发动机,5进一退变速箱,可以每天耕地8公顷。

  另外还在交通、水利、土木工程等很多领域得到应用,于1959年11月正式投产,并在之后开往全国各地。

  从进口到自主研发,我国的拖拉机事业完成了从0到1的转变,在之后的几十年中,我国的拖拉机在不断的转型和升级,越来越多的大型农机设备下线。